根据提高防爆设计安全性的原则,对电气设备的外壳保护、电气绝缘、导线连接、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最高温度和绕组都有具体要求。
1.外壳保护:
一般来说,安全等级更高的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如下:
当外壳包含外露的带电部件时,要求最低 IP54 防护等级。
当外壳包含绝缘带电部件时,要求最低 IP44 防护等级。
当固有安全电路或系统位于以下位置时 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这些电路应与非固有安全电路隔离。无固有安全等级的电路应安装在防护等级至少为 IP30 的外壳中,并设置警告标志,注明 "带电时请勿打开!"。
2.电气绝缘:
在额定运行条件和允许的过载条件下,最大运行 温度 安全程度提高的电气设备不应对绝缘材料的机械和电气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绝缘材料的耐热性和防潮性应比设备的最高工作温度至少高出 20K,最低为 80°C。
3.导线连接:
对于 提高安全性 在电气设备中,电线连接可分为外部电气连接(外部电缆进入外壳)和内部电气连接(外壳内组件之间的连接)。外部和内部连接都应使用铜芯电缆或电线。
对于外部连接,外部电缆应通过电缆入口装置进入外壳。
对于内部连接,所有连接线的布置应避开高温和移动部件。长导线应适当固定。内部连接线不得有中间接头。
此外,电线与端子或螺栓与螺母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总之,应尽量减少导线接触点的接触电阻,以避免成为 "危险温度 "点火源;松动的接触点会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电火花。
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通过空气的最短距离)和爬电距离(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路径)是衡量安全电气设备电气性能的重要指标。必要时,可在绝缘部件上添加肋条或凹槽,以增加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肋条高度为 2.5 毫米,厚度为 1 毫米;凹槽深度为 2.5 毫米,宽度为 2.5 毫米。
5.极限温度:
极限温度指的是 防爆电气设备.增加的安全电气设备中可能接触到的部件的最高加热温度 . 爆炸物 气体混合物是决定其防爆性能的关键因素。最高加热温度不应超过安全增强型电气设备的极限温度(防爆设备的温度等级),否则可能点燃相应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在设计安全性更高的防爆电气设备时,除了要考虑电气元件的电气和热性能外,还应采用适当的温度保护装置,以防止某些元件超过极限温度。
绕组
电机、变压器、螺线管和荧光灯镇流器等安全性更高的电气设备都包含线圈。线圈的绝缘要求应高于普通线圈(参见相关国家标准),并应配备温度保护装置,以防止线圈在正常运行或特定故障条件下超过极限温度。温度保护器可安装在设备内部或外部,并应具有相应的 防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