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型
防爆类型 | 气体防爆标志 | 粉尘防爆标志 |
---|---|---|
本安型 | ia,ib,ic | ia,ib,ic,iD |
Exm | ma,mb,mc | ma,mb,mc,mD |
正压型 | px,py,pz,pxb,pyb,pZc | p;pb,pc,pD |
增安型 | e,eb | / |
隔爆型 | d,db | / |
油浸型 | o | / |
充砂型 | q,qb | / |
N 型 | nA,nC,nL,nR,nAc,nCc,nLc.,nRc | / |
特殊类型 | S | / |
外壳保护类型 | / | ta,tb,tc,tD |
隔壁型防爆电气设备封装 防爆外壳内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部件。 这种限制可在内部控制爆炸,防止其引燃可燃气体和粉尘。隔爆外壳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内部爆炸而不受损害。爆炸间隙旨在冷却火焰、减缓火焰传播速度并中断加速链,从而防止在爆炸环境中发生外部点火。
增安型
增安型防爆电气设备 重点是通过实施机械安全措施来加强内部电气安全。在可燃气体环境中,采取电气和热保护措施,防止点火。使用高绝缘等级的材料来减少接触电阻,从而降低温度。防护等级较高(不低于 IP54)。通常,这种类型包括接线和端子,但不安装防爆接线盒、电流互感器或其他电气元件。
本安型
为实现防爆目标,本安型 在电路中使用能量限制。 电压、电流、电感和电容等电气参数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即使发生短路、绝缘击穿或其他导致放电和热效应的故障,也不会引燃爆炸性气体环境。这种技术属于 "低功率 "技术类别,表示输出功率低的受限电能和热能。这种装置无法产生任何潜在的危险火花。